警語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僅分享個人觀點,無買賣建議。投資人需自行承擔風險,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亦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
最近ARK的新聞愈來愈多,也表示愈來愈多市場上的投資人注意到這家公司
當然,這跟創辦人Cathie Wood的獨特魅力有關
能力值當然也不容小覷,ARK是今年大飆股Tesla的忠實擁護者
幾檔基金中Tesla的占比都相當高,也創造了年報酬破百(達150%)的超級績效
圖片來源:連結
ARK的資金因為這樣的績效,讓資金流入的速度也加快
12月流入ARK的新資產超過68億美元,是流入金額第三大的基金公司,僅次於Vanguard和BlackRock
光旗艦基金ARKK這檔12月就流入了29億美元,占基金管理總資產的15%,ARKG流入22億美元,占基金管理總資產30%
資金追逐高速成長股的偏好,快要超過對於大盤ETF(例如:SPY)的偏好
思考點:人們對於高風險高報酬標的的熱情增加,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好還是壞?
每檔基金不超過50檔持股,每家高速成長股占比甚至超過10%
思考點:單一持股的變動對於基金績效的影響變大,這樣的情況是好還是壞呢?
如果回顧過去的歷史,1990年代高速成長股的基金最後的結果似乎不太好
思考點:對於這一類的基金放到現在,是否會因為投資環境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結果?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新聞就是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股權爭奪戰,也為基金的未來投下變數
好在這兩天最新的消息是,Cathie Wood已與Resolute達成協議,保留ARK的控制權,並從Resolute手上買回2016年獲得的的選擇權。
Cathie Wood仍為ARK主理人,Resolute仍為ARK的分銷商,Resolute CEO還大讚Cathie Wood做的好,在未來公司會繼續支持ARK的發展。皆大歡喜的結局!
Cathie Wood與ARK的關係,我認為就好比Musk與Tesla的關係,成功的原因不僅在於高超的選股,更是能夠順應趨勢的治理方式與公開透明的交易與績效。價格由資金推動的,而資金由人提供,人的偏好則由市場來傳播。
一般投資人沒有ARK的資源,讓ARK為你服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以一個長期的思維來看待投資這件事,波動是無法避免的。
長期趨勢向上發展,中間也會經歷高峰與低谷!
圖片來源:連結
愈大的不確定性會讓股價在未來有愈大的波動,投資人承受波動的能力,主要由你投資資金的規模與比重來決定。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原因。
下面這張圖是ARK統計過去五年不同投資組合的績效圖
簡單來說再加入了創新元素後,在不會增加過多風險的情況下,可以創造出每年3.71%超額報酬
圖片來源:ARK
- 延伸閱讀:今年以來五檔基金平均報酬率92%,ARK公司的投資哲學、策略與未來看好的公司(文章連結)
五年是否足夠長來證明這個說法,我認為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
但是有一項投資組合配置則已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證明有效,那就是60/40的股債組合
過去一年看到很多文章在討論60/40的股債組合已經過時
由於利率長時間處於極低水準,債券失去固定收益特性,與股市的負相關性減弱,都是造成債券報酬不佳的原因。但不可否認債券在突發風險,例如今年疫情爆發時仍提供了保護作用。
Financial Times一篇文章寫到,該策略在2020/12/15之前仍實現了11%的回報率
或許你會覺得很爛!但這個投組在過去30年的年化報酬率為7.6%;如果單看股市的報酬率,過去30年的股票年化報酬約為8.8%
股市的表現因為諸多因素,包括低利率、紓困法案促進消費經濟、科技創新與生產力提高,有可能在持續向上一陣子。但是當行情愈走愈高,投資人也應時時關注市場,提高風險意識,保護資產不受重大損失,才是長期累積財富的關鍵。
我在下面幾篇篇文章中也討論了該如何藉由市場上的工具,更好的進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