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都是平凡人,都是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努力的平凡人。懂不懂投資股票,對生活的影響還是很大。因為我們都希望從投資這一塊領域去改善自己的人生。
但,其實,真正強者的投資人,是懂得化繁為簡的投資方法,而不是因為懂很多。
股票市場很奇妙,沒有一套可以適用在任何一支股票的投資方法。有的股票就是適合短線操作,有的股票就是適合波段操作,有的股票就是適合長期投資做存股。所以要做好股票,是要先了解自己想做哪一種投資方法。然後再去找符合這種特性的股票。
我個人是喜歡走勢乾脆直接的上漲或下跌。例如像是圖表是一支中短期波段股。短短的4個月,就從最低15.9漲到最高74。然後就進入了中期修正。對於這種個股,買太早或買太晚,賣太早或賣太晚,都會影響績效。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1千八百多支股票,芸芸眾股之中,選到這支個股,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K線圖是一個很直覺的圖形工具,用K線圖就可以一眼看到過去跟現在的股價波動表現。只是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解讀本來就會不同。例如營收成長,有的人看到營收成長,聯想到的是股價可能會上漲。但有的人就會想說是否已經利多出盡? 有的更細心,會因為營收有成長,會去詳細觀察基本面是否有甚麼樣的變化。同樣的一張K線圖,有的人看到的是連續性的上漲。有的人會看整體格局。有的人會去畫趨勢線,研究技術面的型態。所以說,在不同的人眼中,同樣的現象,卻有著不同解讀的世界觀。
回到圖一來看,其實就是找到趨勢發動的起點,就有機會介入這支股票。而在相對高檔區,要注意到大量出現時候,股價開始停滯或不漲的現象,就可能是股價要結束的時候。
請注意在第一次波段漲完了之後,第2次在季線附近整理完成,往上攻堅,但這一次卻是多頭的陷阱。圖中綠圈的地方,是波段逃命的高點。但很可惜的是,反而很多投資人會在這裡受騙進場,進而套牢在此。而這個狀況,就必須要有完整的型態認知,才不會被騙進場。
如果以圖二的季營收成長跟股價走勢來做比對,會發現到,股價都已經反應完了,但營收是後面才慢慢地跟上來。所以說,股價的反應領先基本面,是有它的道理,也可以在股價走勢上得到很多印證的。
所以學會關鍵點位的變化K線型態,有助於判斷股價的走勢。但是這一切的開始,都是花時間學習的。這也就是為何投資是需要花時間的,而非馬上可以速成的。
任何事情要成功,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實力。我們都想改變現況。但是現況,其實就是以前的累積而來的。所以如果你對以前的投資績效不滿意,想要改變現況,哪就以現在當起點,開始做不同的改變。投入時間及努力久了之後,一定能夠看到改變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