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你自己有遇過「畫畫能當飯吃嗎?」這種質疑嗎?
鵝肉麵:有,但我覺得大家只是想表達關心,並不是刻意質疑
我覺得任何在做創作的人,應該都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過我認為,問這個問題的人不一定是出於惡意。很多時候,這可能只是他們的一種表達方式。長輩有時候比較大而化之,他們其實是想表達關心,就真的只是想確認:「你這樣真的 OK 嗎?」
就像現在我自己認識的一些小朋友,如果他們說未來想當創作者、或想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我自己也會希望他們能三思而後行。因為這條路真的需要很大的決心。
所以有時候,那些提問並不是刻意質疑,而是他們還沒想好要怎麼修飾語氣、怎麼說得比較委婉一點。
Q2. 很多人害怕自己不夠好而不敢開始創作,你怎麼看?
鵝肉麵:創作應該要享受過程,而不是一直在比較
我覺得,如果你去問所有人,尤其是現在已經很有成就的人,他們可能還是會說:「我覺得我還不夠好。」我自己也是這樣,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我覺得這就有點像在玩楓之谷。你可能一開始想說:「我要升到20級。」
結果到了20級之後,發現還有30級;到了30級又還有40級,40級之後還有更高的目標。
但這並不是你玩楓之谷的意義。你玩楓之谷,是因為你想探索這個世界、去打綠水靈之類的。
所以我覺得應該要回到最初的那個初衷——問自己:你為什麼會 enjoy 做這件事情?你是因為享受創作這個過程,而不是一直在比較:「我要超越誰誰誰。」因為那樣其實就是一個無止境的循環。
而且我覺得人生比遊戲更有趣的地方是:遊戲到了滿等就結束了,就封頂了;但人生不是這樣。人生裡的技能可以無限往上延伸,正因為沒有上限,它才變得超級有趣。
Q3. 隨著名氣變大後,對你帶來什麼影響?
鵝肉麵:做任何事情,都得非常非常小心
畢竟有了影響力之後,做任何事情就要更小心一點。像是現在有些話就不能隨便講了,譬如地獄梗——當然我有時候還是會講,但就必須更明確讓大家知道:「 我現在講地獄梗喔」。
另外,當別人想認識我的時候,有些人會說他們想認識的是「鵝肉麵」,而不是「徐啟鵞」。所以在交朋友或建立關係時,也會變得比較謹慎,因為你無法預測這個剛認識的人,隔天會不會就把什麼事情 PO 到 Dcard 上。
尤其現在的新聞很容易「標題殺人」,大家不太會 care 裡面的內容,也不太會去查證,如果今天新聞亂下了一個標題,那對我的傷害就會很大。所以現在我做任何事情,都得非常非常小心。
Q4. 你覺得讓創作真正發揮影響力的關鍵是什麼?
鵝肉麵:影響力的關鍵來自於創作的「真實」
我覺得影響力來自於你是不是「很真實」。
我常常用一個比喻:當創作者就像在裸奔——你把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毫無保留地攤開在大家面前。然後所有經過的人,有些人會送你一朵小花,有些人可能會踢你一腳,但你就是把完全的自己呈現給大家看。
我覺得這也是藝術很酷的地方,因為跟其他行業相比,藝術多了很多人性跟情緒的投射。像我在創作的時候,所謂的「真實」,不只是講好的那一面,而是我不會刻意粉飾我自己的人性缺點或情緒陰影,例如我會生氣、會嫉妒、會和朋友吵架,我會在意、會計較。
我不會只寫出「我是一個很好的人」這種單一面向,因為如果我只呈現那些正面、理想的樣子,我就會變成一個很平面的人物。
但我想說的是——正因為我有這些缺陷、有這些情緒,所以我才是立體的、真實的。當我把這些情緒都放進作品裡,觀眾才會覺得:「欸,我好像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我自己。」,會比較有共鳴。
Q5. 現在創作者越來越多,你覺得競爭真的有變激烈嗎?
鵝肉麵:有變激烈,要突圍需要找到自己的「組合技」
那當然是一定有的,而且我覺得這個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整體是持續往上走的。現在如果你只靠一個技能,例如你只會講故事、或只會畫畫,其實是不夠的,除非你那個技能已經是頂尖到極致。
像Gordon Ramsay,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不只會做菜,而且他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講話很直接、脾氣很火爆,這些「複合屬性」讓他變得不可被取代。
現在很多成功的創作者,其實都是用這種「混合型」的打法,像 Pan Piano,她不只是鋼琴彈得很好,還有很鮮明的個人風格,就是這種組合式的呈現,才會讓人眼睛一亮,覺得這是全新的東西。
所以現在如果你只靠單一技能,真的很難突圍,不能只是當一個「專才」,而是要去挖掘自己其他的面向,組合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像我剛出來的時候,「鹽酥英語」就是圖文教英文,又是搞笑風格,那時候幾乎沒有人是這樣組合在一起的,所以大家會覺得很新鮮、有記憶點。簡單說,就是你要一直去探索,把不同的素材、屬性拼湊起來,找到自己的組合技。
Q6. 現在 AI 畫圖這麼強,你會擔心被 AI 取代嗎?
鵝肉麵:短期內不擔心,因為創作最動人的在「不完美」
短期內我並不擔心,原因是:一個好的作品,它不是只有「畫畫」而已。它裡面還包含了故事性,還有創作者本身的個人特色。我之前遇過一位很棒的編輯,他認為一個創作者真正可貴的地方,在於他所建構跟想傳遞的價值觀。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創作這件事,本質上其實是帶有很多情緒和人性的東西——這也是它和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很多藝術作品之所以動人,就是因為它不是完美的。
像是歌手可能唱到哭、唱到破音;或是演員在演出時情緒突然湧上來,直接脫稿演出,這些都是非常真實、充滿生命力的瞬間,我覺得這些「不完美」反而才是最動人的地方,也正是現在 AI 很難取代的部分,因為AI畫得再好,也只是依照程式去做出漂亮的東西。
但創作真正打動人心的,是那個來自人本身的缺陷、情緒和訊息。說不定你畫得不夠完美的那一筆,才是觀眾最有感的地方,因為那代表的是你,代表你投入進作品中的某種情感與訊息,而不是一個 AI 模仿產出的結果。
所以創作的重點不在於畫得多快、多美,而是你放了多少「你自己」到你的作品裡面。
Q7.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技巧,可以讓故事更有吸引力?
我覺得要讓故事有吸引力,可以先思考兩個重點:「鋪陳」跟「節奏」。
鋪陳
有時候我們在講一個故事,自己講得很 high,但你會發現旁邊的人只是點點頭,沒有真的投入。那往往是因為故事的基礎條件還沒建構好——像是「誰在故事裡?他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在哪裡?什麼時間點?」這些基本元素要先讓聽眾進入情境。
再來,很多人講故事是因為有一個「爆點」想分享,但關鍵不只是爆點本身,而是你怎麼把它鋪陳到最高點再丟出來。
比如我如果直接說:「我今天出門被雨淋濕了」,那就只是個很普通的敘述。
但如果我先鋪陳說:「我出門時天氣超好,陽光超大,我還想說太棒了,根本不用帶傘。結果走著走著天開始變陰,但我還心想『應該撐得過去吧』,直到突然間下起大雨,全身濕透那一刻,我只想對自己說:I hate myself。」
這樣的堆疊過程,就能讓那個最終的爆點變得更有情緒張力,這其實就是「起承轉合」的概念。即使只是很小的一段生活瑣事,如果能有「起承轉合」,就可以變得好聽、好笑、甚至更有記憶點,連一般聊天都會變得更有趣。
節奏
另外一個我自己在創作故事時很在意的東西是「節奏感」。節奏不能全程都很快,也不能一直慢。
所謂快節奏就是在短短幾秒內給出大量資訊,像是:「我被揍、被搶、被踢、車子爆炸」這樣的連續衝擊;但如果整段都只有這種節奏,觀眾的腦袋也會爆炸。反過來說,如果整段都是慢節奏,比如:「我今天躺在沙灘上,風吹來好舒服」,那也會很無聊。
最好的方式是快慢交替,這樣觀眾才會不知不覺地一路看完,甚至情緒會被你牽著走。
還有一個技巧是「反差節奏」。
例如前面都很平靜,突然情緒或畫面有個巨大反差,就會變成一個新的爆點。像我前面說的:我正在聊天,突然窗戶爆炸了,這種出其不意的反差節奏也能製造情緒高點。
Q8. 承上題,你覺得這套「起承轉合」的方法適用在短影音嗎?
鵝肉麵:可以,但「起」的部分要趕快切入重點
我覺得當然可以用,只是它在短影音裡的「比例分配」會不太一樣。我在課程裡也有特別講到,每個影片其實都會有適合它的「起承轉合比例」。
很多人在還不懂這個概念時,可能會不小心讓「起」的部分佔掉了80%,那觀眾可能還沒看到「承轉合」就滑掉了。尤其在短影音裡,「起」的部分是最關鍵的,因為現在短影音的內容實在太多了,觀眾一直滑一直刷,你只要前面幾秒鐘抓不住人,就會立刻被滑過去。
所以你要特別去思考,如何在前2秒、3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吸引目光,讓觀眾願意停下來。這也表示,你還是要有起承轉合的結構,只是「起」可能只有短短幾句話就要切入重點,然後很快銜接到「承」跟之後內容了。
Q9. 你有什麼建議給對於創作充滿熱情的人?
鵝肉麵:Do it from love, not for love.(因為愛而創作,不要為了得到愛才創作)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很噁,但我每次都還是會講:"Do it from love, not for love."
意思是:你創作,是因為你真的喜歡這件事本身,而不是為了讓別人喜歡你才去做,我曾經也被這句話影響過。
以前我曾經一度想要停更、不再更新頻道,原因其實也跟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壓力和拉扯有關,但後來我又回頭問自己:「我當初開始創作,不就是因為我喜歡做這件事嗎?」不是因為誰支持、誰不支持;也不是因為誰喜歡、誰不喜歡。
當你成為創作者之後,你會慢慢發現一件事——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一定會有人不喜歡。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你做的每個選擇,終究都會讓某些人「下車離開」,那難道你就因為這樣不去做你喜歡的事嗎?
你做你喜歡的事情,不是因為誰不離開或不支持,而是因為你就是你,然後你把你的意念傳達出去。
Q10. 對於還在猶豫要不要開始創作的人,你會對他說什麼?
鵝肉麵: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你就朝著月亮前進,就算最後沒到達月亮,你身邊也會是滿天星星)
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是:“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意思是:你就朝著月亮前進,就算最後沒到達月亮,你身邊也會是滿天星星。
我覺得這句話超浪漫,也很能代表「追夢」的感覺。你不管做了什麼,最後都會發現它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曾經我也經歷過很多很爛的事、很沮喪的階段,但那些經歷,現在都變成了我創作的素材、甚至是讓我賺錢的故事。
創作這條路,本來就會充滿挫折、自我懷疑、生氣、不耐煩等等的,這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因為這些擔憂就永遠不前進的話,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當初我開始創作的時候,我也完全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坐在這裡。
所以 You never know. 你永遠不知道你過去經歷的一切,也許某天就會在創作裡幫助你、成為你最大的能量,與其想這麼多,還不如就直接做啊。
更何況現在這個時代,不管是 AI 、社群還是自媒體,創作的機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多,所以只要你願意開始,就已經比大多數人更靠近自己的夢想了。
鵝肉麵:30 天圖文動畫陪練班|從說故事技巧到做動畫
📌 覺得自己不夠會畫、不會剪輯,遲遲不敢開始創作?
📌 想用影像說故事、讓更多人看見你的創作與情感?
其實這些創作路上最常見的卡關點,只要一門課就能逐步解決!
《鵝肉麵:30 天圖文動畫陪練班|從說故事技巧到做動畫》用最低預算、最輕鬆易懂的方式,帶你從 0 開始掌握故事架構、分鏡製圖、AE 動畫、配音剪輯,到影片輸出與社群發佈,陪你畫出作品、說好故事,讓真實的你感動更多人!
👉 點此看完整介紹:《鵝肉麵:30 天圖文動畫陪練班|從說故事技巧到做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