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有同學發問:
「請教CB大, 台灣大三今年11月到期,之前文章有提到以存股方式買進cbas=現股一張,但今年七月除息,再加上目前cb轉成現股只剩9億未轉換(發行100億剩9%未轉換,大部分的債券人都轉換現股或是賣回),cbas接近快發行到期-->買賣價格價差大或是賣出價格折價,再加上假如現股今年又很慢填息,這樣風險是不是會相對高呢」
這其實是1/17示範台哥大可轉債選擇權下單的後續問題:
本文「不到1萬2買一張台哥大存股配息5500,填息報酬率超40%不用繳稅,實際下單視頻,可轉債選擇權應用」
網址:https://reurl.cc/yZZX76
1.台灣大三是明年2011/11到期,且因為CB價格從未低於賣回價100元,上一次的賣回張數是0,市場上直接賣可拿回價金>100,自然不會有人選擇賣回,而是直接賣出,應該只是純粹看錯。
2.我示範買進台哥大三那天1/17,本尊收盤價109,CB收盤價109.5,昨天(3/11)收盤價105.5下跌4元,CB收盤價108.4下跌1.1,同個期間,買股票虧損3.2%,買可轉債虧損1%。
而由於轉換價99.9,一張台哥大CB剛好換一張台哥大現股,買可轉債跟買現股不管在實際上還是意義上完全一模一樣,而股票不論跌到90、80還是70,下跌時CB卻受賣回價100保護,像一根羽毛一樣輕飄飄地往賣回價降落;如果填息,因為CB與股票趨近1:1的關係,買一張CB可換一張股票,台哥大現股跟台哥大CB將一起上漲到122,這是實質意義上的風險有限,獲利無窮,在台哥大可轉債與現股的例子裡面,買CB能享盡存股好處,買股票卻得承受額外下跌的風險。
如果台哥大下跌到90元,CB最多跌到100損失價差9.5,而在1/17買進的台哥大可轉債選擇權CBAS,再怎麼虧也是歸零損失付出的價金11310,買現股的卻要損失19000,跌愈多損失愈多。如發問者所說,風險是相對的,因此實際的情況是,若你想要進行台哥大存股,不管買台哥大可轉債還是買CBAS,風險皆遠小於買台哥大本尊,希望這些圖文可以協助提問者釐清現股、可轉債、可轉債選擇權之間的關連性與風險。
再補充一下,這篇文章發稿之後3/13開盤後台哥大盤中下跌5元、CB下跌2元,就如之前所說,愈跌,愈能彰顯買可轉債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