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國際觀點分析
眾所皆知,川普的倒戈挺俄讓烏克蘭的處境雪上加霜,歐洲各國也為之震驚,正當眾人以為烏克蘭將向美俄強權低頭時,卻又在白宮同時面對美國正副總統施壓,最終這項喪權辱國的礦產協議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達成,種種的戲劇性轉折是否讓你一頭霧水呢?
這次我將用我投資的觀點、用最快速說故事的方式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一次解析,希望可以讓你獨立思考整件事。這場情勢多變的戰爭與談判中你就能一目了然。
去年年底,外界普遍認為2025年烏俄戰爭將結束,多家投信公司開始發行所謂的烏克蘭重建基金標的給投資人募資,想靠戰後重建獲利。
但我已在先前的專欄中表示,烏俄戰爭今年應該不會結束,也許明年還是後年,只是我不認為是今年,並認為烏克蘭不會低頭,因為縱使美國取消軍援,歐盟也不得不接手繼續挺烏。
接下來我將提出有別於主流觀點,各國不一樣的立場。
觀點1 美國的假想敵改變
在探討美國川普的立場
在去年的專欄我有強調過美國的民主黨它對於當前世界的假想敵是:俄國為第一威脅、中國則是第二。
要確保世界霸權必須先 聯合中國 收拾俄國,最後再收拾中國。
而川普所在的共和黨相反,它對於當前世界的假想敵是:中國為第一威脅、俄國則是第二。
要確保世界霸權必須先 收拾中國,當中國被收拾後俄國也就甚麼都不是。
因此川普在執政時期對俄羅斯相對友好,他的政治生涯中不曾批評過俄羅斯,因為他知道美國的最終敵人是中國 不是俄羅斯。
面對烏俄戰爭,川普可能對烏俄兩國並沒有太多興趣,甚至他也沒特別想站在哪一方,但”因為戰爭而花錢”這件事十分有意見,因為在商人的投資觀點角度,花100億美元去援助烏克蘭來消耗俄國這項投資固然是可行,但若將這筆錢花在對付中國上,它的投報率可能比較高。
這符合我們在經商時的標準做法,用每分錢創造最大價值才是投資的精神。
在川普的視角裡面若中國是未來必須被收拾的對象,那麼投資項目就應花在對付中國上而非俄國。
觀點2 烏克蘭是肉、俄羅斯是狗,要狗聽話就要給狗吃肉肉。
自2022的戰爭至今,以軍事強國的標準,俄軍的表現可謂說是慘不忍睹,其經濟也因全球的封鎖無法有起色,連戰爭所需的生產材料也無法獲得,這時中國成為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即使中國的各種原料部分報價高於國際市場,但俄國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跟中國買,同時,中俄的感情在這三年間也逐漸升溫,乍看之下,曾經威風的北極熊;俄國,已慢慢馴服成為中國的大狗狗。
俄國衰弱從老大變小弟,中國成為戰爭中的最大贏家,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在川普眼中,中國身邊多一隻這麼大的狗,這是對美國相當不利的,這在我們在經商時常會遇到的問題。
例如A是一家研發公司的競爭對手是B一間晶圓代工廠,現在有一家C紡織廠公司虧損連連等待收購。
C對於A、B兩家公司根本沾不上邊,但B亟欲C的土地來擴廠,我們身為A的話,那麼就是利用現有優勢在可承受C的負債下把C給吃下,藉此阻止B併購來壯大。 算是商場間蠻常見的一種預防性策略。
也因為這樣川普知道戰爭拖越久、俄國跟中國走的就越近,這對美國絕對不是甚麼好事,現在最好的選項就是停止戰爭,停止消耗美國預算去支持戰爭。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阻止俄國大狗狗跑到中國身邊?
非常簡單,狗(俄國)想吃肉(烏克蘭),那就把肉拿給狗吃,狗才會聽話認你當主人。
對於俄羅斯來說為了佔領烏克蘭東部,三年的戰爭已讓他深陷泥淖,中國、北韓的援助支持當然是雪中送炭有幫助的,可是 中、朝兩國無法幫它實現目標但美國可以!
川普把握了這次機會,逆向操作,逼迫烏克蘭投降滿足俄方要求,來換取俄羅斯當美國的盟友,將能更有效的孤立中國。
戰爭結果以俄羅斯勝利告終,那麼接下來俄國勢必要認美國這個乾爹(就算只是幾年內暫時的)。
畫面來到亞洲,川普需要有人在中國家門口放火,在中國廣大的國界上,已有台灣、印度、韓國等國放小火,現在作為交換條件,俄羅斯在中國屁股放點小煙花好像也會很好玩?
觀點3 拉攏俄國犧牲歐盟的成本比 拉攏歐洲與俄為敵成本來的低
在政治的角度,自由民主美國與西歐的歷史淵源情懷是有連結的,美國史上也從未在俄國發動的戰爭中挺俄,但川普跳過這些考量將戰爭視為一場交易行為。
當前歐洲的經濟環境受到通膨衝擊已大不如前,歐盟成員國良莠不齊,部分東南歐國家長年的負債拖累了 德、法等經濟體質良好的國家。
當然,歐盟的頭號敵人;俄羅斯,它也好不到哪去,但俄羅斯有著廣大的天然氣資源、土地、人力還有眾多的軍事武力(即便蠻糟的)。
美國必須在這兩者間選邊站,並得罪其中一方。
看著無法實質幫助抗中的歐盟還有接收難民等到處充滿DEI的歐洲,很顯然的在對付中國的策略上,投資俄羅斯CP值比較高。
在俄國的視角裡,美國只要不插手,就是對俄國友好的。
至於美國題的礦產協議,我認為…它只是一種附加價值並非美國真正要的目標。
俄羅斯想要歐洲,美國想要打垮中國,那麼就來合作吧,Deal!
觀點4 台灣是否會像烏克蘭一樣 被當交易商品賣掉?
這問題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理論上按川普的交易邏輯,台灣的確是一個可被交易的商品,但是必須要在一個大前提下: 就是中美有共同威脅存在。
若今天有一個第三國出現,並威脅到中美兩國,那麼台灣就很有可能被作為犧牲品送給中國,上一次是發生在1968~1990年時期,中蘇交惡,美國拉攏中共要對付蘇聯,甚至讓台灣退出了聯合國,當時台灣是最可能被美國犧牲的時機,但當年中國歷經文革,軍事實力銳減,錯失了收復台灣的機會。
然而今日已沒這個條件,因為美國現在已將頭號敵人調整為中國 而非 俄羅斯,那麼把台灣犧牲的這條件當然就不存在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川普正想辦法讓台灣的晶片技術流到美國去,掏空台灣的保命符;也就是台積電,這項作法被外界解讀想把台灣籌碼拿走接著在把台灣當成籌碼送給中國。
我認為川普是想把台積電技術抽走後,再利用台灣島對中國搧風點火當作戰場來拖垮中國的軍力,也就是說利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這件事很可能會被美國複製到台灣,這點要非常留意!
觀點5 歐盟團結對烏克蘭援助持續,戰爭繼續。
很顯然的,歐盟已經跟美國決裂,他們已經無法再得到美國的援助,而在歐盟的視角裡俄羅斯始終是他們最大的敵人,現在要他們來獨自面對俄羅斯了。
以目前的歐洲軍事、經濟實力,全面對付俄國拖個兩三年應該是可以的,這取決於烏克蘭是否願意再戰,以及俄軍是否還有足夠的實力可以進攻基輔。
我認為,烏克蘭接收了歐盟援助後應該還能在擋一年,接著靜觀其變看國際情勢怎麼發展,到2026將會如何這還很難說。不過就客觀條件來說,烏克蘭今年仍會處在不利的狀態。
觀點6 川普卸任後未來的世界何去何從?
目前的態勢可以說是美國的國策上,對內是整頓剷除各種DEI的菁英主義、驅離非法移民來保持國家的整體性,藉此提高國民向心力,對外是向世界收費,並持續在經濟上壓制中國。
在川普執政下,世界要有新戰爭的可能性低,因為唯一可以不被美國干涉的戰爭發動者俄羅斯,它在烏克蘭戰爭後也需要休養多年才可能恢復,我們該探討的是川普卸任後世界是否回歸以往的樣子?
我認為這取決於共和黨是否繼續執政,下一任總統是否貫徹川普的美利堅帝國思想。
就目前川普對國內的政策來說,各種反DEI、驅離非法移民等措施,在美國人民來說是非常有感的,尤其美國白人幾乎拍手叫好,就連美國黑人也沒太反對,因為這些非法移民會搶走他們的底層工作也贊成,種種的政策導向是犧牲弱勢,滿足多數,藉此提高整體民眾支持,共和黨在下一次選舉並不見得會輸。
至於下一屆候選人…不得而知,只是我想若是馬斯克、范思等人 應該會比川普更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