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都應該投資美股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海外券商及複委託蓬勃發展,投資海外企業對我們而言不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打開手機 APP 就能連結至各國股市下單,台灣投資人的選擇不再只有台股一種,與台股密切相關的美股儼然成了一個誘人的新選項。
談到美股,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股票呢,是你手中正握著的蘋果嗎?還是你早上一定要來一杯的星巴克呢?
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企業美國就佔了超過6成,美股正引領著世界的變革,而現在你我都有機會參與這場改變世界的盛會;當然,多數投資人更關心的其實是自己投資的獲利與風險,那美股也理所當然地會是個好選擇。
美股的市場較大:美股目前約有超過 6300 多家上市公司,相較於台股足足多了 6 倍多,當中不乏在短短數年間成長數百倍的公司、長期穩定獲利的公司,且在各大產業皆有涉及,於分散風險上也提供了投資人更多的選項。
直接投資看好的公司:你聽過蘋果概念股嗎,指的是蘋果公司合作製造產品的公司,如鴻海是蘋果最大的代工組裝廠,台積電領先世界晶圓製造技術也是蘋果公司合作的對象,然而概念股議價能力相對處於弱勢,蘋果大漲時也不見得會一起漲,如果看好蘋果,為什麼不直接投資蘋果公司呢。
美股長期績效較好:過去十年以來,美股年化報酬率達到 12%,美股商業巨頭更是將核心技術緊攥在手中,建立了深厚的護城河並持續擴張,使得美股的成長能量源源不絕。
美股進入門檻較低:近年來網路券商崛起,先後有 eToro、IB、Firstrade...... 等券,海外券商的手續費更是來到了近乎免費的地步,而台灣複委託券商也先後推出許多優惠,此外,台股買股票通常一次買一張 (1000 股 ),而美股可以一股一股買,如果我想買蘋果,蘋果一股 160 美元,那麼我只需要準備 160 美元就能夠進場了,聽起來是不是相對親民點了呢。
投資美股的方式 海外券商 vs 複委託哪個好?
早期台灣要買美股門檻較高,許多人選擇台灣本土券商用複委託的方式,也就是委託「具有海外證券複委託資格的國內券商」代為下單。
隨著時代的演進,現在開設美股券商只需要上網填寫資料就可以完成,而且都有完整的中文化介面,除了手續費更優惠,也能買到更多元化的金融商品。總體來說,複委託適合長期存放,而海外券商適合頻繁買賣,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喔。
新手必須認識的美股四大指數
標普 500 指數 (S&P 500)
自 1957 年推出的 S&P 500 指數,是四大指數中最包羅萬象的指數,收錄了美國最具代表性的 500 家大市值公司,並透過市值加權編製而成,占美國股市總市值約 80%,產業亦是應有盡有,可謂是美股的滿漢全席,投資人只需觀察 S&P 500指數便可一覽美股市場的整體情況。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DJIA)
1896 年推出的 DJIA 指數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指數,首次發布時包含了 12 個美國工業最具象徵性的股票,因此被視為美國工業景氣的代表指數。然而今日工業早已不是指數編制重點,現今的 DJIA 指數是涵蓋 30 檔最知名的優質股票並透過股價加權所建購而成的指數,全面性不及 S&P 500 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NASDAQ 指數最早創立於 1971 年,涵蓋了 NASDAQ 交易所合計共 2800 多家的掛牌公司,是採市值加權所建構的指數,而其中有 40~50% 的比例為科技股,因此也看做全球科技股表現的代表指數,除耳熟能詳的高科技公司外,也不乏些成長極快的獨角獸公司,有著更強的動能,具有大漲大跌的特性。
費城半導體指數 (SOX)
SOX 指數簡稱費半,始於 1993 年,主要涵蓋半導體產業相關的股票,會依據幾項原則評選出 30 家市值最大的公司,台積電也在被涵蓋其中,因此也是台灣投資人重點關注的指數。
美股的交易規則與時間
交易單位:美股盤中最小交易單位是1 股,數字單位是美金。
美股指數顏色:美股股價綠色代表漲,紅色代表跌
漲跌幅限制:無漲跌幅限制,但有熔斷機制。( 大盤跌7%,交易暫停15 分鐘;跌13%,再停止15 分鐘;跌20%,當天提前關門休市。)
交割時間:T+2 日 ,買賣股票後資金轉移在2 個工作日後。( 依據帳戶以及商品屬性不同可能有差異,可與券商確認。)
交易時間:由於夏天跟冬天的日照時間並不相同,為了節省照明設備能源,所以許多機構都會在夏天早一點開始上工,冬天則晚一點開始上工,才導致開收盤時間在夏天及冬天有些許的差異。
認識美國股市常見名詞
聯準會(Fed):全名是 : 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也有人翻譯成「美聯儲」,掌管著「貨幣政策」的訂定。
QE 量化寬鬆:俗稱印鈔票救市,常見操作手法包含:央行與 Fed到市場上大量購買債券/ 或透過降低利率鼓勵各銀行將錢借貸出去給企業。
美國公債:由美國政府所發行的債券,除了到期所支付的約定面額外,債券固定還會額外支付一筆固定利息,是違約可能性最低的利率代表。
VIX 恐慌指數:衡量市場投資人對股市恐慌與擔心的一種指數。是由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編製的,呈現標普500 指數在未來30 天的隱含波動率。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告訴你現在的物價是高還是低,也是普遍用來觀察「通貨膨脹」的指標。
牛市/ 熊市:牛市為多頭市場,價格處於上漲趨勢中熊市為空頭市場,價格處於跌勢中。
IPO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透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向投資人發行股票,募集企業所需資金
拆分/ 拆股:將一家公司的流通股分為更大數量的股份,如將9 美元拆成3 張3 美元。
股票回購:英文是 Stock Buyback 或 Repurchase,是美國公司常見的資金運用方式,是指公司將已發行在市場上的股票重新買回,買回的股票可以(1)直接註銷掉 (2)當作「庫藏股」保留
黑天鵝:發生率極低,無法預測但影響巨大的事件。
非農就業數:反映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就業情況,同時也是評估整體美國的經濟現況的重要指標。
期權Options :一種交易金融商品的契約,可以在合約到期日前決定是否以指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藍籌股:擁有較高商譽、業績穩定且紮根多年的公司股票。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透過空殼公司IPO 募集資金後,併購未上市企業獲得其資產或技術,讓該企業能夠「借殼上市」的管道。
REITs :將不動產證券化,買後等同持有不動產的部分所有權,可獲得像是租金管理費等被動收益。
什麼是財年?
財年,又稱會計年度,是指公司或國家每年制定預算或計算收入的統計時間,通常為12個月。每間公司的財年計算可能有所不同,曆年制財年可以使公司的財務數據與其他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比較,而跨年制財年可以使公司財務數據與其業務周期相匹配。
未來我們會分享更多如何閱讀財報的知識。
希望這些知識可以對剛踏入美股的你有幫助喔!
※本文章僅供投資交流、學習、參考之用,不含對任何金融產品採取任何行為的建議。
🔥創造投資優勢 穩健累積財富!加入專案→https://www.pressplay.cc/p/fingu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