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人聽到「理財」,第一時間會想到:「我也想學理財,可是我的收入沒有很多,應該要等存夠多錢之後再去學!」這種心態特別常見於小資族,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得先存夠了錢,再去想想理財的事。
但事實上,理財無關乎你的錢是多是少,重點是你得越早開始越好。但小資族該怎麼理財?我們又該怎麼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呢?
想理財,你得自己來
對於剛進入職場的小資族來說,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換句話說,你不僅要會賺錢,還要懂得怎麼管理手中的錢。像是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以及評估自己可以進行什麼樣的投資。
關於理財方法,你可以先採用最簡單的「三信封理財法」,也就是將你的月收入分為三個部分來管理。首先將月收入的30%用作儲蓄,另一部分的30%用作投資,然後最後的30%作為生活開銷。這是最容易也最適合小資族上手的理財方式。而在你對開始進行基本的理財之後,就可以考慮要進行什麼樣的投資,比如購買股票、債券、基金或其他金融產品。
如果你只是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新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需要牢記:不要輕易把錢交給別人來幫你理財。理財這件事,最好還是得自己親自來處理。畢竟,你之所以想要理財,是為了讓自己的錢能夠穩定增值。那麼,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將錢放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投資自己」這個概念在這裡尤其重要,不僅是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提升自己在投資方面的能力。當你具備足夠的知識與判斷力後,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自己投資」,讓理財真正為你帶來長期的財務自由。
總之,理財的核心不僅在於金錢的增長,還在於你如何通過投資讓自己更有能力掌握未來的財務局勢。一步一步來,先打好理財觀念的基礎,再開始學習投資。
如何理財?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4個問題輕鬆幫你判斷!
由於現在的投資理財工具實在太多,以至於理財新手根本不知道怎麼從中挑選。所以你可以在挑選之前先問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以利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評估自己有多少時間?也就是了解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在投資理財上。
你擁有多少資金?指的是你每個月會花多少錢在投資上?以及更重要的是,知道多少資金是即使全賠了也不會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
你曾經嘗試過的投資工具是什麼?積累自己投資成功或是失敗的經驗,吸取教訓。
你喜歡什麼樣的投資節奏?你是喜歡天天盯盤,還是幾個月看一次?結合自己日常的作息,找到規律的投資節奏。
在經過這四道問題的評估之後,你就能有目標地展開投資。
理財?想投資ETF,真的適合你嗎?
而講到投資,就不能不提到最受小資族喜愛的投資工具之一,「ETF」。事實上,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投資新手透過ETF賺取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這樣的成功案例往往會激起人們的投資熱情,讓人們急切地想要加入投資者的行列。然而,投資並不是單靠熱情就能獲利的。如果你沒有事先做好功課、充分了解市場和ETF的運作機制,很容易就會迷失在複雜的投資世界中。
而ETF之所以受小資族的青睞,主要還有因為它具備分散風險、管理成本較低、入場門檻不高的特點。對於預算有限的年輕投資者來說,ETF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靈活的投資選擇。你可以透過購買ETF,間接擁有多家公司的股票,甚至可以涉足不同的產業或國際市場,這讓資金分散於不同的標的中,自然也降低了單一股票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不過,多樣化的ETF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市面上有各種類型的ETF,從股票、債券、商品到指數基金等各種資產。如果你不夠了解每種ETF的特性與風險,很可能會誤選不適合自己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因此,在正式進行投資之前,深入研究和評估是非常必要的。了解市場趨勢、熟悉ETF的基本原理、以及掌握各類型ETF的風險和回報,這些都是你在進場前必須完成的「功課」。
對投資理財、ETF感興趣,可以參考PPA推薦熱門投資新手入門課程:
一看就懂!蕾咪的理財課:聰明財務規劃法 X 創造幸福感生活
陳重銘X吳淡如|一次搞懂ETF,滾出千萬退休金
理財不是要等你存夠了錢才要學,理財是越早開始越好。理財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活動。透過不斷學習和調整策略,即使是收入有限的小資族,也能逐步累積財富,實現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