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學習日文的同學好
我是日語溝通訓練專家潘韋伶老師
今天來談談日本人的午餐時間。
⭐️今日語彙:持ち帰り(もちかえり)➡️外帶 🖤級外
昨天到品川辦事,在品川車站港南口發現1480圓的優質牛排午餐🥩🥩
飯後還附外帶咖啡☕️一杯,實在是太體貼上班族了!
吃飽回公司想睡覺是人之常情啊🤣
相信在日本工作蠻多人會發現2個現象:
1.中午會好好吃飯的日本人意外的少🙊
2.愛聚會的日本人,午餐卻常常孤單一人🍂
不瞞大家說,潘老師之前在日本當上班族的時候,真是為了食物跟上司吵了不少架。
🧛♂️部長的神教誨:午餐時間只能在12:00-13:00之間,其餘時間請不要明目張膽的吃東西。
😑對老娘來說早上趕10點上班已經很努力(/給面子)了,還要要求我不能在辦公室吃早餐?
你以為全世界都是能早睡早起的完美好寶寶嗎?
那你雇用機器人好了,都不用吃不用睡最好控制啦。
😑12:00-13:00就是附近所有上班族都擠到附近店家我才不想去啊。
這裡是日間人口5萬人的商務街品川耶,短短60分鐘有一半都花在排隊,那還吃什麼啊?
😑何謂明目張膽?憑什麼吃麵包可以,吃御飯糰不行?
部長您從沒自己做過飯,不知道可以偷偷吃的食物例如餅乾糖果巧克力,都是些有害身體的食物嗎?
😑部長您自己不會翻譯,不知道翻譯這種工作有多耗腦,不好好吃東西我怎麼有體力工作?
然後日本沒有午睡時間,過勞死都是這樣來的吧?
😑再說老娘做事乾淨俐落有效率,坐在位子上根本有很多時間沒事做,不吃東西能幹嘛?
⬆️標準的大人講1句就反駁無數句的壞孩子⬆️😅
大家可能會疑惑,台灣午餐時間不也是這樣嗎?
對,潘老師從幼稚園、小學開始就對午餐和午睡時間,以及所有去個人化的規定非常苦手😵
潘韋伶當組長的小組,每到中午大家就一起分享便當菜色邊聊天邊吃,到了12:35午睡時間打鐘老師就會怒斥:
「潘韋伶,妳那一個小小的便當為什麼要吃這麼久🤬?」
旁邊同學:「因為大家都很愛給她東西,她便當裡都不是自己的菜🍤🥟🍗」(這位同學是在害我還是在救我🤔)
過了27年發現──
老師您有所不知,帶動氣氛促進溝通+讓大家莫名願意貢獻,是當社長很重要的才能啊!!!
可以看在這個份上,忽略我吃飯就是很慢這點嗎?
言歸正傳,連午餐時間都死腦筋要求均一的日本人,如果不想出去人擠人的話,午餐大多只能吃很簡單的東西。
蕎麥麵or烏龍麵or便利商店義大利麵
麵包+沖泡杯湯or泡麵1碗or營養不均衡的外售便當,
似乎不知道這樣會變成木乃伊☠️☠️☠️。
最後的結論是自己做便當🍱,但做了一陣子又覺得:
😑下班後的時間如此寶貴,花在做明天的便當,然後洗澡睡覺,這樣我的人生算什麼?
😑公司樓層只有2台微波爐,排隊等加熱便當的時間變成我跟其他部門的人混熟,建立人脈的機會。
午餐是一段這麼多功能的美好時光,為什麼不能更充裕、更享受,一定要這樣趕趕趕呢?
之前到名古屋、還有昨天到品川,才有機會觀察選擇去店家排隊吃飯的人們,
發現1個人吃午餐的日本人比例極高,幾乎佔整間店90%,根本不像大家在日劇裡看到的那樣和樂。
看著大家等餐時滑著手機或空虛發呆的眼神,我好想問:
「你的人生開心嗎?」
「沒有朋友嗎?」
「還是起碼吃飯時間想遠離人際壓力自己靜靜?」
「在時間限制下,美食與朋友不可兼得嗎?」
「美食當前,還得在13:00趕回公司,是為了什麼?」
「帶這杯免費咖啡回去,是幫助你享受工作,還是幫助公司消費你的人生❓」
之前潘老師也說過,日本人喜歡「有限之美」,很享受在某些前提、條件下能得到的最大快樂。
這盤1480圓的牛排套餐+咖啡,
完全符合日本人在夾縫中犒賞自己(然後繼續回到夾縫中)才開心的心理。
不過,潘老師悠閒用餐結束去結帳,店員問:
「コーヒー大丈夫でしょうか?」
「ああ、コーヒーは要らないです。領収書ください。」
說出這句話的瞬間,🍀無比的幸福感和優越感油然而生🍀
老娘不要咖啡,老娘辦完事要回家睡覺了😴😴😴
而且個人事業主拿用餐收據還可以報帳減稅😈😈😈
✨享受人生,怎麼可以只有1小時😆😆😆⁉️✨
😇我也要這種自由無限的喜悅😇
👉請私訊潘老師當你的專屬日語顧問👈
🤨有限之美也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