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想探討的社交窘境是:遇到句點王、沉默寡言的人,如何敲開對方的口,讓他對你講的事情感興趣?
先無論你是不是遇到了天生臭臉或句點王的人,大家應該多少都有過一個困擾,就是「為什麼我不管講甚麼,對方好像都不感興趣」,再更嚴重一點,可能還會演變成「我完全不敢找這個人聊天,因為我跟他真的沒話聊。」
但是對我來說,比起把關注焦點圍繞在「對方就是話很少」「臉很臭」「動不動就句點我」的事實,更有建設性的方式應該是檢視自己聊天的過程,有沒有機會改善這樣不自在、尷尬的場面,或許就能補救你認為跟這種人就是聊不來的看法。
在這邊我想引用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Newcomb)提出的「ABX模式」,也就是內心變化理論。
聽到理論不要覺得害怕,因為他要講的事情其實非常簡單,他說的是人在聊天時的內心狀況,基本上是由一個三角形所構成,所以你現在可以在腦中想像一個三角形的架構,三個頂點分別是我、對方、話題。
點跟點連起來的三個邊則代表:
1.我跟對方的關係
2.我對話題的看法
3.對方對話題的看法
如果想要維持內心安定,就應該要三邊相乘起來為正,這用數學的乘法運算邏輯套進去,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正正得正、負負得正、正負得負、負正得負。
稍微理解這個三角形的運作跟變化方式,可以幫助你理解一個人對你聊的內容不感興趣、不想搭理的現象,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你們都是貓奴,跟貓咪有關的事情,養貓的心得,會因為你們聊的是彼此都喜歡的話題,所以應該很好想像雙方會聊得很開心,而且可能還會互相拿出手機分享自己拍的各種貓咪日常。
同樣的道理,如果今天聊的是你們都不喜歡某個東西,例如茄子、苦瓜,那因為雙方對話題的看法都是負面的,所以負負得正,你們會愈聊愈起勁。
不過,我剛剛講的這兩種情境其實都是最理想的狀態,最麻煩的狀況出現在,你們對同件事看法不一致。
例如,他很喜歡聽獨立樂團的歌,你硬要聊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手或藝人,或許就聊不太起來,其實不是對方不認識這些人,而是他對這話題並不關心,所以他完全無感,也不想回應,你們聊起天來不但不會有火花,還會愈聊愈冷場。
更極端一點,例如你是認為韓國瑜是草包的人,遇到一個平常會歌功頌揚韓國瑜做事認真、為人真誠的韓粉朋友,那你們聊到政治就會話不投機,可能還會氣到快腦中風,原因就是因為你們對於同一個人出現不同看法,也就是「一正一負」的狀況,那你要知道的是,不只是你單方面有這種不舒服的感受,通常對方也是。
所以回到剛說到的內心三角形,因為最終相乘要是正的原則,所以你們如果這樣一負一正,那你們只好讓彼此關係交惡、負負得正,才能保持內心暢快而安定的狀態。
至於說話對象的興趣或喜好是什麼,除非完全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有些小細節其實可以從平常他在社群上的發文、動態或相處上看出端倪。
不過你一定也想問,很多時候你就是當下才會知道對方真實的看法是什麼,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踩到對方的地雷。如果你想知道哪些話題是安全牌,哪些話題很可怕,可以按下愛心追蹤我,下一集我會跟大家說萬用話題有哪些,禁忌話題又有哪些。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記得按下追蹤關注我。
我是愛麗絲,林森北說話術,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