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投資新手,在不敢貿然投資的情況下,往往會從加入 Line 群組、臉書社團開始,觀察「志同道合」的大家都在聊些什麼。
但是,你可能很快就會觀察到,群組常常散發著成員在股票市場大賺一筆的高昂氣勢,「靠股票賺錢」乍聽之下,好像難度不高?
對此,已開課教授近千位散戶如何投資的籌碼達人蔡司提醒,千萬不要被眼前的「成功者現象」騙倒,「要記住,只有賺錢的人會想出聲炫耀,賠到欠一屁股債的人其實更多,只是這些人往往選擇沉默,不會讓你知道。」
因投資而大起大落,花上百萬學到的慘痛教訓
提起自己當初決定進場的契機,蔡司的想法其實跟許多上班族一樣,單純是厭倦了每個月領 32、33 k 薪水,還要隨時待命的工程師生活,深怕繼續當個領固定薪水、存定存的上班族,會看不到可以退休享受清福的一天。
但是,當蔡司被追問到下定決心進場後的後續發展,他笑得有點苦澀。原來,在他靠直覺小賺一筆,逐漸累積信心之後,開始愈玩愈大,甚至不惜借錢。
蔡司說,他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買了宏達電的股票,結果半年就賠超過 80 萬,「你很難想像,法說會一開就變法會,連續 3 天跌停板,這輩子大半積蓄就這樣賠上去的時候,心裡負擔有多大。」
不過,回頭來看,蔡司雖然經歷了 2 年內慘賠 140 萬的低潮,但他也成功在 3 年後,把賠掉的錢全部賺回來,並為自己買下人生第一間房。
這一門花了上百萬才迎來的逆轉勝,蔡司分析,自己當初犯了兩個致命錯誤:
錯誤 1:沒有事先設定好停損,想要等跌深的股價反彈
首先,假如你做的是兩個禮拜左右就會買進賣出各一次的短線交易,結果賠到10%,通常代表投資策略有問題,才會導致脫離了正常的上升趨勢線,此時,就該認賠出場。
至於什麼情況叫做「不如預期」?蔡司再三提醒,一定要在股票買進前,先想好何時要停損,「不該只想著『漲』到多少時要賣,而是要先想清楚自己願意在這檔股票上『賠」多少。」
否則,很容易出現「進場時炒短線,套牢後卻變成中長線」的現象。畢竟,賠錢時,難免會心有不甘,想要等股價反彈。此外,假如你投入的資金較大,當損益金額跳動幅度太大時,會因為心理壓力攀升變得更煩躁,更難照著交易方法去做,後果將不堪設想。
錯誤 2:選股只靠感覺,喜歡問高手看不看好
蔡司說,有些投資人和以前的他很像,選股單純靠感覺,例如會因為某檔股票新聞討論度很高,就決定跟進投資,「但你不知道放出這些消息的人,目的是什麼,如果沒有自己做功課,保有自我判斷能力的話,很容易被別人的看法牽著走。」
實際上,即使做足了功課,還是有可能信心動搖,因為有些人會忍不住詢問身邊的投資專家看不看好,如果對方剛好又持相反看法,但自己已經買進該檔股票時,可能就會心生恐懼和焦慮,甚至因此決定明天就賣掉。「人性就是這樣,就算對自己買的股票、下的判斷很有信心,但一聽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看衰這檔股票,就會瞬間信心全無。」
不過,蔡司認為,心態正確,投資行為的交流仍是能教學相長的,「重點是不要問明牌,而是問別人的交易策略跟方法,作為自己未來投資策略上的參考。」畢竟,每個人對股票的期待跟交易目標都不同,就算你問了心目中的高手,也沒辦法得到最正確的資訊。
蔡司坦言,當時他開始嚴格落實自己投資的紀律,並且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外,真正讓他不再慘賠的關鍵,是因為他開始學會找值得信賴的指標,也就是「觀察法人的投資行為」。
「因為法人是主力,他們的資金雄厚,代表對市場影響力比較大。」蔡司說,當他開始觀察外資、投信、自營商這些法人都怎麼布局股票市場後,幾乎就沒再遇過買到跌停板的股票。經歷過一場大起大落的人生,現在的蔡司,早已擅於利用個股籌碼和關鍵主力劵商分點,判斷股價的動向。
投資策略沒有絕對的好壞,因為每個人在交易的世界裡,都要找到屬於自己個性和心理素質的方法,這樣就會順手。
採訪‧撰文 / 葉冠玟
【搶先看課程】什麼是籌碼分析 >>> https://www.pressplay.cc/link/8CEC6B04
【立即學投資】解析主力資金流向的籌碼分析 >>> https://www.pressplay.cc/link/9497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