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國安基金的角色與重要性
台灣的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簡稱國安基金)成立於2000年,主要目的為在股市異常波動時進場干預,以維持市場穩定。其資金規模上限為5,000億元新台幣,但這筆資金並非長期投資股市,而是在必要時才動用。
隨著台股市值從成立時的8兆元成長至目前的71.6兆元(增長超過9倍),市場開始質疑國安基金的規模是否足夠應對現代金融市場的變化。此外,在全球經濟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台灣是否應該調整國安基金的運作模式,成為近年市場關注的議題。
⸻
二、國安基金的資金來源與動用機制
目前,國安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以下兩個管道:
1.國庫借款(最高額度2,000億元)
•政府可以透過國庫資金或公股公司持股擔保,向金融機構借款,以應對股市異常波動。
2.四大基金借調(最高額度3,000億元)
•包括勞退基金、勞保基金、公務人員退休基金、郵政儲金與郵政壽險基金等,這些基金的部分資金可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調度使用。
合計起來,國安基金最高可動用5,000億元,但這筆資金並非隨時持有的現金,而是當市場發生重大危機時,經國安基金管理委員會決議後,才會進場護盤。
⸻
三、歷次國安基金進場紀錄與影響
國安基金運作的原則是「進場—護盤—退場」,歷史上曾多次在市場危機時進場,並成功穩定股市。
年份動用時機台股當時指數動用資金(億元)結果
2000年網路泡沫 & 政權更迭約5,000點317小幅獲利
2008年金融海嘯約4,000點2,054獲利出場
2011年歐債危機約7,100點445獲利出場
2015年中國股災約8,300點386獲利出場
2020年COVID-19 疫情約8,681點578大幅獲利
2022年通膨 & 升息影響台股約13,900點4402023年獲利出場
以2022年的案例來看,當時國安基金動用約440億元進場護盤,但相較於台股總市值70兆元,實際影響力有限。這讓市場開始討論,國安基金是否需要擴大資金規模,以因應未來可能的更大市場衝擊。
👉 下篇將進一步探討國安基金與國際市場的比較,以及是否應該調整國安基金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