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給會員朋友的,是跨國公司一定會遇到的文化衝突。台積電最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招募不少當地員工,員工上班之後的心得也紛紛上了美國的公司評價網站glassdoor 上,看到不少衝突。
幫助會員在全球大公司裡面工作時具備應有的商業思惟,我們今天這篇就來梳理一下:
" 台積電公司的文化衝突究竟是怎麼回事"
先講講台積電的文化核心是甚麼? Attention to detail
為什麼台積電能夠在台灣茁壯,或者說更重要的問題,台積電為什麼會出現在台灣,而不是其他地方,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如果說火鍋店最重要的是湯頭,那台積電最重要的是甚麼? 晶片嗎,不,是機台(equipment)。這些機台的購買(買不買得到的問題)、安裝、調校、維持運作,每一步驟都是核心關鍵。
晶片的製造過程是一連串的物理與化學反應,並由這些反應去在晶片上打造一座微型城市,這一切就發生在一片,再大也不過12吋的晶圓上。
12吋有多大? 達美樂(Domino's Pizza):大披薩12吋(直徑30公分)可切8~12片,台積電的12吋晶圓可以切割出至少500片晶片。用下圖來看這樣比較有點概念。
所以這邊的關鍵是,如何隨時維持機台的最佳狀態,24 小時不停機的運作下去,那麼數據的隨時掌握與狀況排除就是經營的核心。所以英文叫做Attention to detail ,台積電就是關注細節的極致展現。
EE Times (半導體專業權威網站) 是這樣形容TSMC 的:
To maximize profits, fab operators need to keep expensive and highly sensitive capital equipment running 24/7. To help prevent production halts resulting in billions of dollars of losses and scrapped silicon wafers, production engineers must monitor and tweak their equipment constantly. TSMC engineers remain on-call after ordinary working hours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EUV 曝光機,原廠一年產量是6台,一半賣給台積電
理解了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之後,我們在來看看台積電美國員工所批評台積的的三大罪狀
負評#1 過度控制 micro-management
"Manager will micro control every minute of your daily time spent. “經理會微觀管理你的每一分鐘。”
有了上面所說的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之後,我們就知道,隨時調校、隨時追蹤的文化貫穿了整間公司。所以對於台積電的管理層來說,員工,不論是博士還是碩士,其實都是保持機台順暢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