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朋友買了特斯拉了嗎?
就算沒有開特斯拉,可能也買了特斯拉的股票,還是覺得波動太大不敢呢? 今天要來分享方舟投資團隊(Ark Investment)三月份出的一份報告,報告中他們的特斯拉目標價上看3000 元,他們看到了甚麼?
透過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的對於未來的想像, 內容也非常符合頻道追求『暢聊的方向』,趕緊幫大家整理這份報告的四大重點:
Key point #1 資本效率持續提升》
特斯拉每蓋一間新的工廠,都會比之前速度更快、產量更高,再加上電池方面的技術突破,讓特斯拉增加產量所需的成本越來越低,具體來說,方舟投資用來分析特斯拉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 Capex per incremental car 『為了增加額外一台車的產量所需花費的投資成本』,
在上一次預估的時候,方舟投資預估為了增加一台車的產能至少要花一萬一千美元,但後來竟然只花了九千兩百元,也就是提升產量的效率提高了,甚至高過方舟團隊的預估。
"Previously we estimated that Tesla would spend $11,000-$16,000 per incremental unit of capacity in 2024.
In 2019, Tesla spent $1.33 billion on capital expenditures (CapEx) and produced 509,737 vehicles, an increase of 144,505 vehicles from the previous year, suggesting that its CapEx per incremental vehicle produced was roughly $9,200"
*簡單說,方舟投資把特斯拉2019年的資本支出13億除以額外增加的產量 14萬4千台,得到 9千2百元這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為了『額外增加一台車產量所需花費的投資支出』
👉 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 資本支出
👉 Incremental 新增加的,比原本多出來的
Key point #2 特斯拉賣保險
根據駕駛行為來調整保費這件事情大家多少都知道。在電動車時代,每一台車都是連網狀態、車上有許許多的感測器,不只是幫助你掌握行車狀況,連你轉彎打方向燈是不是稍微慢了點都可以記錄下來。
你說這樣豐富的資料,如果特斯拉開始提供車險,你會不會去保? 你當然會去保,因為你知道小心開車會反映在保費上,保費會下降。
站在特斯拉的立場,也是穩賺不賠,因為它比你還要清楚你開車的習慣,知道這個人的保費要收多少才會合理。
在2019年特斯拉已經在加州提供保險業務了,方舟投資認為他們很快會在全美都開始這項服務,這也會為他們帶來極為可觀的收入。
“ ARK believes that in the next few years Tesla could roll out its insurance offering to more states.
Because its vehicles have better than average safety profiles, Tesla should be able to use real-time data to offer insurance in its vehicles, pricing it dynamically, lowering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s, and increasing margins. "
👉 roll out: 推出
👉 safety profiles: 安全設定值,簡單說他們家的車子安全係數較高。
👉 dynamically: 動態地
Key point #3 汽車共享服務
Tesla 進軍汽車共享平台有甚麼優勢?
養一台車除了加油的成本之外,每年的保險也是一大支出: Uber、 Lyft 平台方除了要求駕駛本身要有保險之外,在叫車app 開啟的狀態下,他們公司也必須連帶保險,每一年保費支出高達數億美金, 這些保費也是都是營運成本,比例甚至高達20%。
特斯拉車款保險的金額相對較低(因為比較安全),如果Tesla 開始進軍叫車服務,不論是特斯拉駕駛自願來報到,還是公司提供自家的車子給駕駛去載客,其保險費成本都比競爭對手來的要低。
"ARK detailed that a Tesla human-driven ride-hail service would have a lower cost structure than that of incumbent companie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a fully autonomous ride-hail network."
👉 detail:當作動詞,鉅細靡遺的說明
👉 ride-hail service:叫車服務,hail 就是叫的意思
👉 Incumbent : /ɪnˈkʌm.bənt 現任的、在職的
Key point #4 汽車共享服務- 全自動
簡單說,如果你買的特斯拉車子,在你去上班之後歸特斯拉公司指揮,到處幫你跑車賺錢,賺到的錢你拿一些,特斯拉拿一些,你要不要?
這就叫被動收入啊!! 讓$$自己流進來...當然要啊
重點不只是你賺到錢而已,而是特斯拉賺到的錢再投入製造當中,讓他的產量更大、成本更低,然後每一趟的叫車服務車資就可以壓得更低,這是不是就是基業長青裡面的飛輪效果?Bingo ! 根據方舟投資,特斯拉這間公司在2025年的時候,公司最大的價值就是在一塊(自動駕駛叫車服務)喔!
" If 60% of its vehicles equipped with Autopilot were to serve as robotaxis, Tesla could generate an additional $160 billion in EBITDA in 2025.
In our bull case, ride-hail would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Tesla’s enterprise value in 2025."
👉 equipped : 配備有, 具備
👉 robotaxis: 無人計程車
👉 EBITDA: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Jeff小結一下】
投資特斯拉真的是需要想像力,當大家還在討論特斯拉的車子很好開、外型很帥的時候,Cathie Wood 和她的團隊已經看見四年後的模樣,如果一切順利,到時候特斯拉根本已經是服務型的公司,車子只是和大家結緣的工具。
這分報告中有嚴謹的推理與數理的模型,當然也有想像的成份在裏頭。其實特斯拉之外,全世界仍有許多百年車廠,品牌響亮而且擁有眾多支持者,像是GM 已經打定主意要把旗下廠牌全部電動化,他們最近推出的電動悍馬也引起了很多的話題;
特斯拉固然領先很多,但是人們對於其他廠牌的深厚情感也不容小覷。
電動車大戰會怎麼走下去我們繼續看下去。
今天擷取Cathie Wood 與團隊的研究報告: 從特斯拉的製造、保險、汽車共享與自動駕駛這四塊去思考特斯拉與電動車的未來。 每個禮拜我們都會整理最新的商業新知,因為我們相信 科技 x 商業 x 英文會是新時代必備的能力,大家一起用原文更貼近作者的想法,吸收更精準的資訊,真心希望你也有看到有意思的新東西,大家一起切磋求進步。
咱們下周見!
點這裡下載報告去: https://ark-invest.com/articles/analyst-research/tesla-price-targe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