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 今天鴻海公告8/24-9/28買進京鼎(3413)股票1775張,均價183.83元。
意義:
1.母公司買進子公司股票,一般是想加強持股控制權,或者看好子公司未來有成長空間,此次加碼,代表鴻海對京鼎的信心。
2. 鴻海今天才剛跟國巨達成戰略合作,兩家公司業務範圍互補,合作是雙贏,鴻海可以優惠價格取得充足的被動元件,國巨則可找到更大的產品出海口,尤其鴻海的3+3事業發展方向,大多為國巨想做的生意,鴻海未來的藍圖裡,其中一支腳就是發展半導體事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為京鼎董事長出身,對半導體設備十分熟稔,京鼎主要業務是幫美商應材製作設備零件及次系統,可預期京鼎會是鴻海發展半導體的主體。
3. 鴻海原來就持有京鼎股權,加計本次的收購後,總共持有京鼎 6953張,平均成本約76元,佔股本約8.41%,可見原來持有的成本極低,加了這批成本183元的股票後,平均成本也只有76元。 前面談到了買的二個目的,另一個可能是當成護盤的另類庫藏股,至於為何要護盤,當然公司覺得以京鼎的業績來看,股價太便宜,剩下就要看關鍵價了。
4. 關鍵價
船長有跟大家談過,主力心中會有一個理想價,股價跌到理想價格區,主力就會想出手買,當買盤大於賣盤時,就會形成支撐。我們來看一下關鍵價:
(1) 京鼎股價由3月疫情低點90元,一路大漲到225元才結束漲勢,不過最大量14431張出現在7/9,當天的最高點是223.44元(還原權息),後來再漲也只有小幅的假突破,意味這裡的大量是出貨量,也就是大壓力區。
(2) 標示1的位置跌破小頸線轉弱,之後雖然隨著大盤反彈,但標示2高點並沒有實質站上小頸線,壓力下移到小頸線。
(3) 此時公司業績表現不錯,Q2 EPS還創下新高,台股大盤橫盤,但京鼎相對弱勢,公司開始覺得股價委屈,於是我們看到鴻海買進的期間是8/24-9/28,如K線圖上的眾多箭號所示,在這段類庫藏股期間,股價平穩下來,這就是主力買進形成的支撐效果。
(4) 一直到上週五,不敵國際股巿修正,台股大跌,京鼎股價才跌破標示3支撐,形成進一步的破線轉弱,可能跟巿場聯想中芯禁令之下,半導體設備股將受到負面影響。
(5) 未來怎麼看? 有人照顧的支撐區被跌破,表示賣方的力道比較大,主力短期先棄守,但主力若有心做多,不用等太久時間,一般就會重新把股價翻回頸線之上,回到主力的成本區以上,但沒有翻上去之前,我們先靜觀其變,若有一天站上標示4,形成破線翻時,再做加碼。
相反地,若股價持續弱勢下跌,比如回到線5處,因為是上漲過程的整理區,可視為有效的支撐,應不致直接跌破,若有到,也可以嚐試低接做多,容易出現反彈抵抗,只要把停損點設在支撐線5下方就可以。
本文閒聊主力的心態與關鍵價支撐的關係,希望對本專案訂閱者理解關鍵價有所幫助。
歡迎訂閱船長的關鍵價投資術,一個月才3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