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配置計算機]120萬
_2025年版 [#A大理財工具包]
這個是A大老師在做理財規劃是會用到的計算機,
訂閱本專欄後,可以自己下載EXCEL檔。
》如何使用?
欄位底色是白色的格子,是可以讓您修改的。
這個試算表是以每一季收益平均成每個月收益可以拿到多少,
來當成規劃主軸。
也就說,每個月領到的金額會不太一樣,
若以「季收益」平均成每月收益,讓您的配息收益變穩定收益,
其實是辦得到的。
最上方的藍色欄位,會幫您統計「平均每個月可以領到多少」。
在更改下方配息收益數據的過程中,他就會跟著變動,
所以那個欄位可以不用輸入資料,系統會幫你自動算。
我們用 0056+00878+00919來當作舉例,
月領金額的欄位,就是讓您來分配
0056想要每個月平均領到多少?
00878想要每個月平均領到多少?
00919想要每個月平均領到多少?
以10000為例,我們可以拆分成
3200+3200+3600 = 10000
輸入完這些數據後
需要再去輸入「配息有多少」?
輸入的配息金額,可以比實際配息低一些,
以避免ETF配息發的比較少的情況。
例如:
0056,季配息是 1.07,我就故意寫少一點,寫 1.00
輸入配息金額之後,系統就會自動帶出,要買幾股,
才能滿足我們的現金流需求。
然後就是依此類推
00878,季配息是 0.55,我就故意寫少一點,寫 0.50
輸入配息金額之後,系統就會自動帶出,
若想要每個月平均配息有 3200元,需要買 9600股,
00919,季配息是 0.72,若不故意少寫,
輸入配息金額之後,系統就會自動帶出,
若想要每個月平均配息有 3600元,需要買 15,000股。
需要買進的股數算出來之後,
只要再輸入「股價」,就能算出,
每一檔ETF需要花多少錢來買股票,
然後在輸入股價時,我會習慣性寫高,
例如最近 0056 跌到 36塊多,我就會寫 37 或 37.5,
甚至是寫 38.00元,
這樣的好處是,當你買完所有股數後,花的錢會比較少,
那剩下的錢,就能再去買你想追加的。
而試算表的左上方,會有一個欄位幫您統計,
一共要花多少錢,才能把這些股票買齊全。
以此為例,我們不用花到 120萬,
就能配置出一個月領一萬的投資組合。
再次提領,這個試算表是用「您想領的金額來配置」。
下一個階段,就是去實驗看看,是否能夠確實領到這些錢。
如果沒有,那就看看是不是需要調整。
若有確實領到這筆錢,下一步,有兩個選項。
第一,繼續讓季配息的金額變高。
第二,去買 0050、006208這種市值型的ETF。
坦白講,配置高股息ETF只是為了讓你有現金流收益。
但這個能賺到的錢,其實很有限。
若真的想要穩穩賺錢,慢慢累積資產,讓資產自己長大,
還是要靠市值型的ETF。
若你不喜歡台股,也可以去買美股 VOO、VTI、VT⋯⋯等等。
配置高股息的目的,通常是為了用現金流收益去支付
生活中的貸款支出,或者是經常性家用支出。
但,這個對於累積資產,真的沒有太大的幫助,
若真要做這種配置,還請您三思。
若您想問說,聽起來A大沒有很推這種規劃,
那為何還要寫這種教學?
這問題問得很好,答案也很簡單,
所謂的投資,我覺得就是各取所需,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也就是說,你想從這一樁投資裡面賺到什麼錢?
是價差,還是配息收益?
還是不想做選擇,價差跟配息都想要。
再者,以理財顧問的角度去幫客戶做資產活化,
那就要尊重客人的意願,而不是跟當事人硬推
「他不想要的資產配置方案與資產活化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理財顧問要把所有的方法都學會,
而且要專精到某種程度以上。
然後把方案與選項列出來給當事人選擇。
簡單來說,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選擇現階段適合自己的作法即可。
我先自己坦承,我是紅蘿蔔咖哩派的,因為紅蘿蔔可以煮咖哩。
尤其是大辣的咖哩,因為有大辣的加持,
就吃不到紅蘿蔔的那股怪味。
如果不用被月付款的壓力束縛,也沒有沈重的家庭負擔與包袱
那我會建議您去買指數,僅需持續買進,就會變有錢。
就不要來做這種賺沒多少錢的高股息ETF。
如果這幾天還有時間的話,會再補上一兩篇文章。
來談談,如果有家庭負擔,該怎麼配置會比較好?
===以上為公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