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看起來好像很普通,很像是準備來做基礎的講解嗎?
其實不是,當你從最簡單的字面意義來看待一件事,從頭認真思考發生原因,就會知道邏輯性以及別人口耳相傳的說法實際上是不是能用,而不被習慣性的說法誤導。
今天我們用文字來講解一下,到底「底部爆大量」、「價漲量增」、「價量背離」這些人云亦云的名詞,市場上還有句形容詞是這麼說的「不會說謊的成交量」,但成交量真的不會說謊嗎?俗語可不可以直接使用在股票操作判斷的憑藉中?其實你不用問別人,從最原始的角度思考起就會有答案。
成交量怎麼來的?當然是有人掛賣單的時候,被買單買走,假如市場價格的上方沒有賣單,當然也就等於像是急拉一樣,市價買單就會成交在比較高的位置。
懂了這一點之後,那麼,比較大的成交量怎麼來的?當然就是有著比較大量的賣單掛著,又有大量的買單進去成交。問題來了,這些賣單是哪來的呢?扣除掉主力自己做量的這種狀況之外,一開始會有大量往往是套牢者解套的賣壓,成交就是這些賣壓被買盤吃走了。買盤為什麼要幫別人解套?當然有他自己的目的在。
所以簡單的說,成交量突然放大表示大資金進場買了很多賣單,也就是型態學中說的「突破」,突破頸線之後代表著多方意圖出現。可是,那種沒有大量套牢的股票,突破頸線就不會有多方意圖嗎?當然不是。突破頸線的時候股價會在低檔嗎?當然也不是,因為現在電腦的K線圖用的是區間的高低點來呈現K線的狀態,因此,型態突破的時候,那根突破的紅K會在K線圖的「右上角」。
這樣看起來怎會是底部爆大量呢?因為那是事後論的說法,股價飆了之後,回顧當初爆大量的位置看起來像是在底部而已,可是當時,卻不是在K線圖的下方。我們舉個圖例來說明一下會更清楚。
有很多用事後圖教學的人,會用這樣的圖片來跟你說,你看,底部放量就是買點,低檔爆大量就是買進訊號,可是問題是這種教學你聽多了,為什麼都找不到這樣的股票呢?
原因是,當時爆大量的那一天K線圖並不是在當時的低檔。
會說「低檔爆大量」是進場買點的人,同樣也會認為高檔爆大量是出場意義,那這張圖就是上一張圖的低檔當天,看起來是高檔還是低檔呢?看到高檔爆大量你賣了,結果你剛好賣在起漲點。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去用高檔低檔加上成交量,根本就不是判斷的標準,技術分析本來就不應該被這些語言誤導,但你卻信了。
109-10-05南帝(2108)
這張圖是半年前南帝新高價時的K線圖。
這樣算是底部爆大量還是高檔爆量?如果你又被成交量的說詞左右,就會錯判了行情,以為高檔爆量;相同的如果你被市場教的「上影線代表壓力」是避雷針,就會把股票賣了,獲利了結還覺得自己很懂運用技術分析。
結果是什麼?
110-03-31南帝(2108)
其實教技術分析並不是很難的事情,對我來說困難之處在於投資人觀念的誤謬實在是太多,也太想用簡單的方法當作買賣點套用在自己的交易上,滿足自己的「想買低、想賣高」的慾望,這一點如果化解不開來,就會覺得我教的技術分析很難。
寧可再回到使用簡單卻是錯誤的觀念,這我也沒有辦法讓你改變了。
事實上,你若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光是成交量的功能根本沒有你想像中的大,沒那麼有意義,而且這還是不考慮主力作假象給人看,如果這個也一併考慮進去,你還真的繼續相信成交量不會騙人的說法嗎?
K線並不難,但也不是投資人想像中那麼的簡單,技術分析該重視的是原理與邏輯,不是傳說的成語。
▍ PressPlay Academy 2021 專屬「限時」回饋 ▍
輸入「YOUNG2021」,立刻享 9 折優惠
🔗 https://www.pressplay.cc/link/35612EB1
這是我提供的從基礎開始的單次購買、無限時閱讀的方案, 如果您有心收藏複習,這個優惠同步實施
輸入「YOUNG2021」,立刻享 9 折優惠
🔗【K線判斷的力量】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