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主要指數連續第二週收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2%、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5%、那斯達克指數漲幅達 +2.2%,其中小型股表現特別搶眼,Russell 2000 指數單週上漲 +3%,而受惠於 AI 熱潮及企業財報利多,科技股延續強、空頭回補熱絡,防禦型版塊則相對落後,VIX 持續下跌,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回溫,標普 500 指數自 2 月以來首次觸及 6,000 點,目前已接近 2 月的歷史高點。
上週市場焦點落在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5 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 13.9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的 13 萬人,雖然前兩月數據遭下修共計 9.5 萬人,但整體而言勞動市場仍具韌性,失業率持平於 4.2%,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時薪月增率達 0.4%,略高於預期,顯示薪資成長依然強勁。新增職缺主要來自醫療保健與休閒服務,而製造業與聯邦政府類別反映出貿易政策與財政緊縮帶來的壓力,此外勞動參與率的下滑可能反映了更嚴格的移民政策。
不過 ISM 數據意外疲軟,5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 48.5%,連續第三個月陷入萎縮(50 以下),同時也是去年 11 月以來的最低點,主因在於需求轉弱與關稅壓力。服務業 PMI 同樣失守榮枯線,自去年 6 月以來首度跌破 50,新訂單顯著下滑 5.9 個百分點,不過就業分項指數轉為擴張,略為平衡整體頹勢。整體來說,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細部的「價格支付指數(Prices Index)」都處於擴張區間,顯示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依然巨大。
「川習」貿易談判與「川馬」分裂成上週另一大熱點。川普與習近平週四通話後,雙方皆稱結果「非常正面」,市場因此解讀為緊張情勢可能緩解,雖然細節仍不足,但有助於汽車製造商減少稀土供應的擔憂,美中雙方已確認將於本週一在倫敦舉行會談,包含財政部長 Bessent、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和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都會參與 ,而川普上週也宣布鋼鐵與鋁的進口關稅由 25% 大幅調升至 50%,再加上 7 月 9 日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到期,可能成為下一階段波動的來源。
另外上週四川普和馬斯克上在社群平台上爆發「口水戰」,馬斯克抨擊了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川普則威脅撤回政府合約,造成特斯拉(TSLA)股價單日劇烈波動,隨後馬斯克刪除了一些抨擊川普的貼文,顯示雙方可能進入了「冷靜期」,不過能否修復關係仍有待觀察。
儘管總體經濟充滿挑戰,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依然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Q1 企業獲利年增 12.5%,為過去四季中第三次達到雙位數成長,其中資訊科技、電訊服務與非必需消費品三大板塊對於獲利成長的貢獻幅度最大(年增 20%、33%、 8%),雖然 2025 年整體獲利預期由原本的 14% 小幅下修至 8.5%,但分析師對 2026 年的展望依然穩定,顯示市場預期企業獲利能再度加速,這為美股的上漲動能提供了支撐。
近期市場動態顯示,關稅不確定性的巔峰可能已經過去,多數企業也已經擬定出關稅應對措施,降低了經濟衰退的風險,在基本面依然穩固的背景下,投資人對於各種突發事件或消息不需要過度恐慌或急於離場,但鑑於前方諸多的不確定性,仍須防範波動性加劇,預期這將會是一段考驗耐心與智慧的顛簸旅程。
本週美股財經日曆&經濟數據 2025/6/9~6/13
本週美股市場有三大關注焦點,首先在經濟數據方面,週三將公布的 5 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將是 Fed 在 6 月 17 日利率決策會議前的最後關鍵指標,市場預期核心 CPI 可能小幅上升,另外週四還有初領失業金數據與 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週五的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與通膨預期也值得關注。
在政策方面,川普與習近平上週順利達成通話後,本週美國貿易代表將與中國貿易代表再次於英國進行新一輪磋商,市場聚焦於降低關稅、稀土礦產方面的進展,另川普關稅的法院審理雖然在 9 日前須提交答辯審查,但預計仍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進行具體裁決,而同時洛杉磯的反驅逐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天,引發地方執法部門與聯邦政府的對立,市場需為持續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最後在企業動態方面,蘋果(APPL)將於美國時間週一(6/9)舉辦年度開發者大會(WWDC),市場期待會釋出 AI 生態系的更新消息,而特斯拉(TSLA)的 Robotaxi 預計將於 6/12 在在奧斯汀首次展開試點,另外本週也有甲骨文(ORCL)、Adobe(ADBE)等公司財報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