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網路上做一個票選活動 選出清朝最有「戲」的皇帝
乾隆皇帝的排序不是第一 至少也有第二
傳說乾隆皇帝執政時期的大清朝文治武功發展到最顛峰
所謂的最顛峰當然也代表在他之後大清朝就由盛轉衰
歸究其原因不外乎為二
原因一
乾隆皇帝執政晚期出現一個大貪官 – 和珅
他貪汙的金額足以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如果各位曾經到北京旅遊一定參觀一個景點 –恭親王府
也就是晚清時期恭親王奕訢的官邸
原本這地方是和珅的產業
和珅被抄家之後轉了好幾手最後成為恭親王奕昕的官邸
去參觀過的人都知道恭親王府裡有許多機關暗室
相傳這些暗室都是和珅當年藏金銀珠寶的地方
總而言之有一部分人把清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怪罪於貪官和珅
原因二
乾隆皇帝多次巡遊因此荒廢政務
具史書記載乾隆一共六次下江南 ( 1751年 ~ 1784年 )
中學歷史老師告訴我們 乾隆皇帝不只因此荒廢政務
而且他每次出巡都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花費國家無以計數的資源只為他想出門走走
事實是這樣嗎?
我們思考幾個問題
首先 , 為何乾隆30幾年來六次旅行只去江南
為何他不去中亞 去俄國
甚至搭船去日本走走?!
其次 , 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時41歲 (乾隆16年)
最後一次下江南的時候他已經72歲
試想一位72歲的老人在那個沒有飛機高鐵的時代
舟車勞頓上千里到底是為了旅遊還是自虐 ?????
最後 , 大家公認乾隆執政晚期大清國的國力由盛轉衰
意思就是當乾隆皇帝不務正業荒廢政務的時候國家是強盛的
等到乾隆皇帝不玩了 大清國的國力開始衰退
這說法似乎也不符合邏輯
既然如此
乾隆皇帝多次南下江南目的真的只是為了個人玩樂嗎 ?
其實真正的原因跟乾隆身為草原民族統治者有關
<談古不論今> 下次揭密「乾隆下江南不得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