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以下連結,追蹤本專案,免費且即時觀看全部新文章喔
https://www.pressplay.cc/link/s/F833EEA7
本益比短線衝高 股價過熱了嗎
近三年聯華食營收愈來愈好,市場給的估值也愈來愈好,本益比從過往傳產常見的12倍,上升到20倍附近徘徊。
但今天本益比衝上了37.6倍,完全超出河流圖常態區間,獲利爆衝,我該賣嗎?首先我們要先試著確認,市場是真的過熱,還是正常反應獲利營收的成長
今年前三季對比去年,獲利成長了約50%,但事情沒那麼簡單,讓我們細看財報。
聯華食由於2023年四月彰化廠發生火災,營收受到影響直到2024年第三季才恢復營運,從總營收來看,截至24年Q3,相較前年同期約成長9.4%。可是獲利卻成長了約50%,也差太多,強大的秘訣是什麼?
從下圖可以看出,24年Q1與Q2,明明彰化廠還沒營運,EPS卻很好,原來是有大筆業外利益,細查財報內容,會發現原來聯華食買了不少台積電,美股超微、NVDA等等,2024年是這些股票股價大爆發的一年,因此帶來了大筆的收入,原來聯華食不只可樂果做得好,買股也是一流的。
如果排除股票因素,24Q3總營利約5.52億,相較23年Q3 4.96億,獲利只成長了11%。
大家都知道,美股與台股,本益比皆開始偏高,如果台積電等龍頭股價成長趨緩了呢,如果少了業外的巨大貢獻,那聯華食只靠本業能撐住本益比37倍嗎?
如果我們除去股票獲利,24Q4 EPS以本業獲利很好的22年Q4來假設,則2024年的本業總EPS約為3.45,對照目前約170的股價,本益比會高達49倍。再強調一次,49倍這是移除24年的股票獲利的結果。因為我不期待聯華食可以年年當股神,對我來說,本業更重要,因此這個49倍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聯華食的觀音新廠,要2026年第二季才會開始投產,距今至少一年以上才會貢獻營收,因此本業營收在2025年的成長會有,但受限於產能無法一夕登天。
綜合以上,我會認為未來一年營收看不見超過30%以上成長的契機,但本益比已經爆炸性成長,有過熱的味道。
存股過熱可賣出 ? 等市場冷靜之時再買回? 還是就放著不管
先說結論,都可以,關鍵是你選擇用什麼角度來看待。
存股,邏輯上是以股東的心情,陪伴公司成長,年年領股息與享受公司成長帶來的股價成長。聯華食持續走在成長的道路上,本來就沒有賣股的理由,對我來說,只有公司體質走爛了,才是存股賣出的理由,股價短線漲跌,不是理由。
但以長期投資或波段的角度來看,短線過熱或是過度悲觀的本益比,本就是我們賣出或買進的時機,我們的眼光會擺在市場嚴重低估跟超估股票的價值,藉此從中獲利。以此角度,就可以開始賣出,等到估值回歸先前常態或是低估了,才開始買回。
今晚你選哪一道?還是加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賣一半留一半,如果這樣心情最舒服,也可以。思考的方向都給你了,怎麼做就且看施主心意了。
點選以下連結,追蹤本專案,免費且即時觀看全部新文章喔
https://www.pressplay.cc/link/s/F833EEA7
警語:本文為基於各項公開資訊、法說會、年報、各季財報等所作之個人研究分享,股價討論基於本益比等一般常見價值判斷法,無買賣推薦意圖,內文僅供參考,投資交易前須審慎考量。